公告版位

812日「PowerBuilder 12巡迴發表會」台北場

當天研討會投影片資料可以在以下網址下載;

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台灣 PowerBuilder 最資深的 User,參加 8/12(四) 下午台北場的 PowerBuilder 12 發表會,感觸很深。

第一次接觸到 PowerBuilder 必須追朔到 1994 年的夏季,那時候遠在紐約求學的我,為了想要畢業之後求得一份好的工作,於是自己花錢到外面去補習上課希望學得一技之長。那時候還在為了該去補習參加 CNE 考試 (NOVELL 的網路認證執照)好呢? 還是去學習 PowerBuilder + Sybase 的課程 ?

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8/12 參加了台北場的 PowerBulder 12 發表會,剛好隔壁坐了一位以前教過的學生。簡單打過招呼之後,這位學生突然開口問我「老師!你以前寫的書是不是已經絕版了? 不知道你那裏是不是還有多餘的書?」

詳談之後才知道目前這位學生負責公司內部的 PowerBuilder 教育訓練工作,但是卻苦無適當的教材,目前市面上的 PowerBuilder 相關書籍,不是原文就是簡體中文版的,而且大部分是屬於「技術手冊」類型,很少有入門的書籍。他認為我以前所寫的書籍淺顯易懂,非常適合拿來當教材。

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凡是使用過 PowerBuilder 的 User 都知道,系統預設的按鈕只能是方方正正的並且呈現毫無生氣的灰色。如今這一些將隨著 PowerBuilder 12 的新功能 PowerBuilder Skin 有所改變。

按鈕不再是只能呈現灰色,還可以隨時在 Run Time 時變色,甚至於改變按鈕的大小,真是神奇!

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owerBuilder 12 巡迴發表會台北場於 2010/8/12 下午在台北花園酒店圓滿結束。

身為 PowerBuilder 資深的 User,看到現場爆滿的人潮,內心甚是感動。

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owerBuilder 12 is everything you know and love about PowerBuilder, plus a whole lot more.

PowerBuilder 12 除了你以往所熟知以及喜愛的 PowerBuilder 之外,又新增了很多的東西。

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這世上究竟有沒有所謂的天命,但有時候命運是極奇妙的,1987年,另一家也察覺到PC應用開發市場潛力的公司Powersoft,它的前身是Computer Solution Inc.(CSI),成立於1974年(這比1984年才成立的Sybase公司整整早了10年),而創建這家公司的創始人Mitchell Kertzman(米契爾‧柯茲曼)本身更是一個傳奇人物,他是波士頓的民歌歌手,而無獨有偶的他在大學二年級時輟學進入當地的WBCN的搖滾電臺主持人(看樣子許多美國軟體業的老闆似乎都不喜歡念大學),妙的是這些經歷都與他後來成立的軟體公司一點關係都沒有。離開電台後,他才正式開始了與電腦軟體相關的人生,在程式設計師撰寫程式的生涯中,據說他非常熱愛撰寫程式(不過搞笑的是現在的Sybase拿Mitchell Kertzman的程式碼當範例來告誡新進的工程師如果寫出這樣的程式那就必須滾蛋)。

言歸正傳,當時的Powersoft只要的主業務是針對中小型製造商提供軟體的顧問服務,而他們正渴求一個真正的GUI開發工具(在當時唯一的一個GUI開發工具是必須用C語言去撰寫程式)。此時他們找到了當時正失業中的Dave Litwack來當他們的顧問(會不會太巧了點?),後面的故事就比較順理成章了,他們依Dave Litwack的建議,花了點錢向CA買來了那個半廢棄狀態的PowerBuilder原型,而CA也毫不猶豫的把它售出,我個人很有興趣的是,在隔幾年後若CA得知他們當初草率賣掉的東西,居然為其他公司帶來了每年數千萬美元的商機時不知作何感想?

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時,物件導向的觀念才剛剛興起,C++也才推出不久,Dave Litwack想把這個概念實作在產品之中,不過他要的是比C++更容易被接受與使用的物件導向程式設計工具,因此他選擇SmallTalk的物件導向觀念來作為基礎,而後來的C++悲情的發展與客戶對PB產品的熱烈響應證明了他的思想在當時是多麼高瞻遠矚。另外,當時的Cullient正在實驗一種”智慧型感知資料的”的新物件,這個新物件不但能夠將所有關於資料操作的函式封裝起來使之獨立於應用程式本身,同時它也與所連接的DBMS沒有關係,這種將資料獨立成一個物件專門處理的程式設計模型,也就是PB為大家所熟知DataWindow的雛型。

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B初版原型是在1985年的波士頓誕生的,波士頓是美國東岸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的首都,據考察現在家家戶戶必備的『電話』就是亞歷山大‧貝爾在這裡發明出來的,當時一家叫做Cullinet(卡里尼特)的資料庫軟體公司所開發,Cullinet公司對台灣人來說沒什麼名氣,但這家公司當時在美國卻很有名,它是1978年第一家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的軟體公司(同時期微軟才剛在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爾基開張不久,鮮為人知,微軟的股票是1986年上市的,比Cullinet晚8年之久),同時也是網狀式(network)資料庫中代表性產品IDMS(Integrated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的擁有者。

在1984年時不但微軟的Windows 3.0連影子都還看不到(windows 3.0是在1990年6月上市),當時大多數的程式都還是跑在大型主機上,不過Cullinet就已經預知到了以PC為基礎的資料庫開發工具的需求即將興起,他們希望開發出一套在PC上運作的GUI開發工具,且當借重當時在327X大型主機上非常成功的ADS-Oline產品經驗,這個在PC上的開發工具也將擁有快速開發、即時編譯、能同時支援程式碼撰寫、編譯、除錯與所見即所得的應用開發互動方式。它同時也擁集中式的資料庫查詢功能,以及提供針對多種CASE(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 )工具的介面,更可以從開發環境中直接產生執行碼。

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論是黑貓、白貓,只要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這是已故的中共前國家主席鄧小平先生的『貓論』,簡單的說,無論是什麼方法,只要能達成目的就該使用,不應該太拘泥於立場的問題,這也是共產主義掛帥的中國,用來發展其國家經濟的基調。

在IT產業中,一個常被拿來爭論的問題就是,到底哪個語言好?哪個開發工具最完美?但畢竟程式語言也是人腦想出來的,不是上帝造的,難免尺有所長,吋有所短,面面俱到只不是個理想罷了。說穿了,回到『貓論』才是最實際的,因為在IT這行,每天沒日沒夜工作的人,應該不會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幹,最終還是要把專案結案,換點微薄的薪餉養活一家老小,因此,重點應該放在哪種程式語言、哪個開發工具能最快協助完成工作。

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