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時,物件導向的觀念才剛剛興起,C++也才推出不久,Dave Litwack想把這個概念實作在產品之中,不過他要的是比C++更容易被接受與使用的物件導向程式設計工具,因此他選擇SmallTalk的物件導向觀念來作為基礎,而後來的C++悲情的發展與客戶對PB產品的熱烈響應證明了他的思想在當時是多麼高瞻遠矚。另外,當時的Cullient正在實驗一種”智慧型感知資料的”的新物件,這個新物件不但能夠將所有關於資料操作的函式封裝起來使之獨立於應用程式本身,同時它也與所連接的DBMS沒有關係,這種將資料獨立成一個物件專門處理的程式設計模型,也就是PB為大家所熟知DataWindow的雛型。

關於PB的威力據說在1985年的Cullinet內部展示便被大受肯定,但淒涼的是沒多久Cullinet公司就被CA(Computer Associates)所併購,關於CA這家公司我大致查了一下,它是由一位華裔美國人王嘉廉(原籍上海)所創立,CA是一家以購併手段快速成長的軟體公司,公司規模曾經成長到全美第二大,但它的名聲並不好,通常他們處理對手競爭的方式是購併對方,而購併後通常會將非關鍵性的業務部門賣掉,只留下客戶正在使用的產品維護部門來獲取利益,理所當然地,PowerBuilder原型就被冰到冰庫裡,差一點永遠見不到太陽,而必須強調的是此時的PB其實是沒有名字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